每當提起「女飛虎」或「霸王花」,想到的一定是胡慧中、李賽鳳、惠英紅等打女。
得益于香港電影的黃金期,也是功夫片的鼎盛期,這群打女造就了一代人心中難忘的情懷。
好比「霸王花」系列,小時候珠江電影、星空台、南方衛視等電視臺不知重播了多少遍。
胡慧中
但時過境遷,功夫片和功夫劇的日漸低迷,也不再有以前那些璀璨耀眼的打女。
其中比肩「皇家師姐」,同為代表港片港劇經典銀幕形象的「霸王花」。
在邵氏的「飛虎系列」最新的《飛虎之壯志英雄》卻變成花瓶的存在。
從2012年開始拍到現在,從TVB再到邵氏,一方面感歎編導如此旺盛的創作力。
但也不得不承認,最新的《飛虎之壯志英雄》稍顯失色。
因為就如前面所述,劇中的「女飛虎(霸王花)」從打女退化為花瓶。
這裡指的就是蔡思貝。
蔡思貝飾演女飛虎餘曉欣,又名「小魚」。
可整部劇看下來,她是最不像飛虎的。
畫著精緻的妝容,歪著頭擺Pose,武打戲幾乎為零,還不如去年《陀槍師姐2021》的陳三元(滕麗名)。
而且阿滕只是配角,戲份很少,但每次出場必有動作戲。
而蔡思貝最大的問題,其實就和《使徒行者3》一樣,都是感情戲大于職業戲。
而且《飛虎之壯志英雄》更過分,蔡思貝的故事基本全是感情戲。
劇情只是把蔡思貝當作工具人,以蔡思貝和吳卓羲的感情線來強化吳卓羲和黃宗澤因為范Sir(陳豪)的犧牲的衝突。
而這種工具人角色,很多時候都是可有可無,是多餘的存在。
與之相反,《飛虎之壯志英雄》能抓住觀眾,陳豪的劇情功不可沒,也是起始部分最大的亮點,尤其是最後的犧牲。
范Sir的犧牲不僅是馬德鐘出場的鋪墊,而且帶動起黃宗澤、吳卓羲、蔡潔三條故事線的發展,讓劇情變得更有故事感。
其次,故事本身陳豪所展現出的悲壯也是極其感人。
雖然很多影視劇都喜歡用人物的「死亡」來煽情,但只有有價值的死亡才能帶動觀眾的情緒。
陳豪在起始部分一直是核心的存在,其作用不言而喻。
所以,即使這種「犧牲」的橋段略顯老套,但依舊有著極強的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