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度最佳港劇出現了?《星空下的仁醫》備受好評,三大亮點很突出

许多多 2021/11/08 檢舉 我要評論

臨近年關,tvb推出了今年的台慶劇。今年的這一部,聚焦于醫療職場, 名為《星空下的仁醫》,豆瓣評分從最開始的8.9漲到了9.1,目前是年度港劇最佳,甚至可以說,如果後面保持這個水準不爛尾的話,是近年來最高分的華語醫療劇。

《星空下的仁醫》將視角放在了兒科醫生之上。二十年前,因為一樁手術,專科實習醫生況叢昕與許甘楓決裂,各走各的路,前者成為了鼎鼎有名的著名醫生,後者卻淪落于二線醫院,卻又因為一宗肝臟移植手術而再次碰頭,兩個人的命運又一次相連,故事就從此展開。

職場劇一直都是tvb的拿手好戲,最初在中國內地觀眾有印象以來,看的就是tvb拍攝的警匪、醫療以及武俠劇,還有宮鬥劇,也算另外一種形式的古代版職場升級。

只是最近幾年來,不管是tvb拿手的,亦或是創新的,都沒能給觀眾帶來驚喜。 有時候,就連達到平均水準的作品都見不到。

這一回,《星空下的仁醫》總算是讓大家眼前一亮,確實是因為它有著三個亮點非常突出。

第一大亮點,它做到了一部合格的醫療劇,該有的專業知識不犯錯誤,這樣的基礎要求。

作為一部職業劇,醫療劇,基礎的要求就是在一些專業知識上不犯錯誤。比方說,在醫生開展急救過程中,演員起碼是應該在進組之前有過學習,一些動作和肢體應該儘量做到標準,不犯錯誤,不要誤導電視機前的非專業觀眾。

而這恰恰就是我國職場劇的最大一個問題, 不知道是編劇敷衍了事,還是演員太過懶惰,總會在螢幕前呈現出來漏洞。即便是一些非專業的觀眾看了,都能抓出來小毛病。此前有同樣類型的醫療劇,演出來的錯誤,讓不少觀眾都笑掉大牙。 一部劇都讓觀眾笑掉大牙了,還奢望談什麼讓大家入戲繼續追劇呢?

《星空下的仁醫》,就非常好地還原了一個醫院該有的樣子。 最考驗劇組的手術畫面,它們就複刻得非常真實。如果能找到資源,看到沒有刪減版和沒有打馬賽克版本的觀眾,就會發現不少鏡頭血淋淋的。哪怕我們不知道這專業性高低,但感覺就很帶勁。而且,因為故事背景是在中國香港, 所以在劇裡面很多涉及到專業的醫學術語,都是濃濃的港味英文。

第二大亮點,它做到了職場劇很難做到的共情感。

職場劇難拍, 就難拍在于受眾的感覺。絕大部分人都是需要天天上班的,每天,我們面對于職場已經夠疲于奔命,根本不想在螢幕前再看到重演一次白天的生活,電視劇是需要戲劇性的, 需要像過山車一樣跌宕起伏,能夠調動大家的情感。

好的職場劇,就是需要能夠在職場的這個殼子裡面,注入一些故事,從而撩動大家的心弦。

那麼,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了兒科的《星空下的仁醫》,免不了會設定讓病魔的毒手,伸向了還沒有好好看過這個世界的小孩子身上,當普通人聽到了此類現實故事時,都會涕淚漣漣,再混入一點戲劇性元素進入, 便很快讓「《星空下的仁醫》有多好哭」這個話題,沖上了熱搜。

第三大亮點,是這部劇的演員陣容。

看到馬國明,大家免不了說一句:「馬國明, 怎麼又是你呀?」

很多喜歡追tvb劇的人都知道, 馬國明幾乎是tvb的常年備胎。十多年前,他就在不少經典港劇裡面,當著醬油角色,不得tvb重用。多年的客串龍套,也讓網友經常調侃他說,馬國明怎麼又是你。這些年,tvb不少臺柱子北上來到內地發展,才漸漸把馬國明扶上了正位。同時,這十幾年,馬國明前前後後飾演了十四次醫生,說他半個「蒙古大夫」都不足為過。

另外一位男主演鄭嘉穎,就是tvb曾經的一個臺柱子,北上來到了內地發展。 這次是重回tvb的第一部作品,也是他和馬國明時隔十一年再次合作。

兩開花合作的,不止鄭嘉穎一個,還有女主角鐘嘉欣。不少觀眾的童年回憶裡面,她都是那個「笑口常開,好彩自然來」的好彩妹。可是,又是tvb犯的老毛病,在小花們最盛開的時候不重用,總是要等她們花期過了,才想起他們的好。

鐘嘉欣在2016年結婚後就已經半退圈,這一次的強勢回歸,也讓大家很是看好, 會奪得明年tvb的視後獎盃。畢竟再怎麼說,輪也應該輪到鐘嘉欣了。

遙想當初,創造了無數經典之作的tvb,是以一己之力壟斷了全中國的電視劇市場。然而,在近些年來,tvb劇集質量不斷下滑,鮮少有精品劇誕生,讓不少曾經看著tvb劇長大的觀眾,一直在期待,它重塑輝煌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