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妾,在《知否》中是一個正常現象,原著裡的明蘭可是個從現代穿越回去的姑娘,議親的時候都免不了要做好對方會納妾的準備,嫁給顧廷燁的時候更是要接受他婚前收房的兩個丫鬟,可見納妾這件事在當時社會有多麼普遍,不納妾才是不正常的事情,比如家有祖訓的海氏與幾次阻撓丈夫納妾的大秦氏,那都是要被人說閒話的。
奇怪的是,不管是原著裡還是翻拍的電視劇上,還有一個堅決不允許丈夫納妾的女子,那就是齊衡的母親平甯郡主。齊國公自從娶了平寧郡主之後,不敢納一個妾室收一個通房,後半輩子就圍著平寧郡主一個人過,可是整個京城也沒人說平甯郡主不賢慧,這是為什麼呢?
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,齊國公雖然是齊家的主君,但是在朝中卻沒有任職,所以邕王才可以肆無忌憚地把人扣在自己手上,就是因為齊家說是齊家,其實裡裡外外全靠平寧郡主一個人操持。原著裡的齊國公還不是公國,只是齊國公家裡的二房老爺,而平甯郡主是宮裡養大的孩子,出嫁時又帶著襄陽侯府所有的財產,要不是照顧丈夫的面子,那就不是她下嫁,而是齊衡的父親入贅了。
因此,所有人都覺得齊家占了個大便宜,即使被要求不許納妾,那也在情理之中,況且男人想要納妾的藉口一般都是為家族的興旺開枝散葉,平寧郡主生下的齊衡足夠給齊家傳宗接代,這個理由也就不成立了。另外像盛老太爺和文炎敬藉口的上司贈妾在齊國公這裡也不成立,因為他沒有工作,整天就在家當家庭主夫,誰要是想給他塞妾,必須得過平寧郡主那一關。
最重要的是,齊國公深愛平寧郡主,甘願被別人說成是吃軟飯的小白臉,他並不是像康姨父那樣沒有能力好吃懶做的男人,單純就是因為愛情願意讓平寧郡主當家做主。齊衡跟顧廷燁作對頂撞皇帝被撤職那一次,平寧郡主急得慌亂不已,就是齊國公出面想的法子保住兒子,可見他要是出去打拼事業,也能有一番成就,但是人家就心甘情願做平寧郡主背後的男人,旁人又如何置喙呢?
值得一提的是,平甯郡主很滿意丈夫不近女色只愛自己一個,但是在得知兒子齊衡喜歡盛家明蘭的時候,居然想要在迎娶嘉成縣主之後,聘明蘭回去給齊衡做個二房,齊國公聽了都一臉震驚,覺得平寧郡主是異想天開。因為原著裡的明蘭貌若天仙,盛紘真要豁得出去臉皮,把明蘭送去王孫貴胄家裡做個側妃都易如反掌,平寧郡主居然想讓人家給齊衡做妾,真是自信過頭,成了普信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