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《知否》裡那些丫鬟來說,遇上了盛明蘭這麼個厚道主子,是莫大的福氣。
她們只要好好辦差,盡到本分,無需考慮別的,就不用擔心遭到苛待和責罰,也不用擔心自己哪一天就被女主人拿去討好男主人,不得不成為通房。
院裡氣氛和緩,丫鬟間也不用鬥眼雞似的,只要好好幹,將來不敢說比綠枝好,總也能豐衣足食;運氣好了,還能放出去安家立業。
寬厚,是盛明蘭的一大優點。她尊重別人,不會苛待手下的人,更不會拿那些女孩子的終身大事作為為自己謀取利益的砝碼。她恩怨分明,不會因為一個人的過錯就遷怒其全家。她誠以待人,只要手底下的人對她一片真心,恪守本分,她就不會虧待對方,會希望對方好,儘量給對方謀一個好的出路。
翠微嫁人之後,盛明蘭頗為掛念,擔心翠微過得好不好。雖然丹橘過于心軟給她帶來了不少麻煩,但是盛明蘭依然讓丹橘三書六禮,龍鳳紅披,風風光光地嫁出去。小桃被石鏘求娶,盛明蘭沒有貿然答應,考察了很久,確定兩個人適合,才同意了這門婚事。哪怕是跟盛明蘭時間較短的夏荷,也嫁給了一個能幹的管事,婚後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。
在盛明蘭身邊的諸多丫鬟中,下場最慘的人就是碧絲了。
誰知事與願違,若干年後她嫁了個頗有才練的小管事,隨後跟著夫婿到南邊替顧家經管田莊,一去數年,再見碧絲時,已十年之後了。彼時的她,幾不敢信這個面紅高嗓,粗手大腳的鄙陋壯婦,竟是曾經那個腰纖如柳,喜滴翠色,好風雅事的閒散女孩。
碧絲是4個綠之一,在盛明蘭搬出壽安堂有自己的小院子的時候就被選中了,又隨著盛明蘭去了甯遠侯府,本來有很深的情分,可是,碧絲自掘墳墓,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。
01.盛明蘭寬厚,丹橘心軟,成為了碧絲好吃懶做、貪小便宜的底氣;
作為丫鬟,拿了主子給的月銀,就該盡心盡力地辦差,可是,碧絲與其說是來當丫鬟的,不如說是來當主子的。
夏荷繼續笑著說:「就沒見過你這麼好吃懶做的;分衣裳胭脂了,你跑頭一個,有活計要做了,你躲得沒影兒了;肥鵝大鴨子,綾羅綢緞,只得了您碧絲姑娘每日描半片花樣子,做三兩針刺繡。閑了,不是看書,就是吃吃喝喝。阿彌陀佛,我的佛喲,您是來做丫頭的,還是來當小姐的?也就是夫人和幾個姐姐好性兒,從來不說你。換做別家,哪容你享福?!」
有好處了,她跑得比誰都快,需要她出力了,她能躲就躲,說白了,她就是一個好吃懶做、凡事只為自己考慮、只看得到眼前利益的人。
碧絲之所以可以好吃懶做下去,不僅是因為她就這德行,也是因為盛明蘭這個主母太寬厚了,丹橘這個大丫鬟太好說話了。
盛明蘭不是不知道碧絲的行為,也看不上她,可是,盛明蘭顧念著情誼,沒有說話,更沒有處罰碧絲,讓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。
「你在我身邊,何嘗有幾分做丫頭的樣子,整日的好逸惡勞,拈輕怕重,虧得丹橘她們寬厚,不與你計較。可我雖不喜歡你,可到底一處十年了,人非草木呀。」
作為大丫鬟,丹橘有義務約束好下面的幾個小丫鬟,可是,丹橘耳根子軟,性格太好,下不了狠心,也不跟碧絲計較。
碧絲好吃懶做,沒盡到本分,是錯的,可是,由于主子太寬厚了,碧絲沒有為自己的錯誤受到懲罰,就會產生一種既然主子這麼好說話我幹什麼都會被原諒的錯覺。
02.你太過寬厚,容易坑害自己,善良不帶有鋒芒,小人不會有所畏懼。
盛明蘭的寬厚,的確坑了自己,坑了自己的兒子團哥兒。
第二次京城變亂的時候,盛明蘭精心部署,提防小秦氏借此機會算計她,特地讓崔媽媽帶著團哥兒藏了起來。可是,盛明蘭做夢都沒想到,自己一直善待的邵氏為了一己之私收買了碧絲,從碧絲口中套到了團哥兒的藏身之地,帶去了賊人。
如果不是蓉姐兒英勇救弟,盛明蘭的孩子就可能會死在賊人的手裡。
以碧絲的罪行,哪怕是被發賣了,甚至要了她的命,都不為過。但是,盛明蘭還是留了她一條生路,將其攆走了。
「我不來罰你,也不打罵你。不過,咱們的緣分算是盡了。」明蘭輕歎,「記得你家中尚有兄嫂和老母,我這就放你家去。這鐲子給你,你這些年攢的銀子珠帛也統統給帶走,不論買些地,或收間鋪子……終歸,以後你好自為之罷。」
碧絲的家境很不好,回到家裡之後,再也沒有好日子過,可是,這怨得了誰?
正如古希臘寓言家伊索所說,有些人因為貪婪,想得更多的東西,卻把現在所擁有的也失掉了。
邵氏與碧絲都得到了盛明蘭的善待,可是,卻為了自己的利益,差點害了盛明蘭。這點告訴我們,你太過寬厚,容易坑害自己,善良不帶有鋒芒,小人不會有所畏懼。
如果你的善良不帶有鋒芒,一味地善良寬厚,一味地原諒傷害了你的人,縱容他們一次又一次的過錯,他們不受到懲罰,就不知道痛,就不會長教訓,甚至會產生反正你脾氣好寬厚不會跟我計較的錯覺,在幹損人利己的事情的時候毫無心理負擔。
反之,如果你從一開始就讓他們碰一個硬釘子,讓他們知道動了你自己也不會好過,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,也不會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。
善良,需要有底線,對你好、一樣善良的人值得我們真誠對待,至于小人,讓他們畏懼你更好一些。
END.
今日話題:你認為盛明蘭的寬厚有錯嗎?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。